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科
在本次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的关键时期,医院就诊人数急剧增多,危急重症患者人数也随之攀升,根据医院统一部署,心血管科普通病房调整为亚重症病房,CCU调整为综合ICU。在患者数量激增、危急重症众多、人员极度紧张的情形下,作为天津市青年文明号集体,心血管科及时制定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扩充床位,并加快周转速度,满足了广大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需求。心血管科护理团队作为青年文明号集体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技术过硬,保障护理质量,承担并出色完成了大量危急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
这是一个团结奋进、善打硬仗的集体,很多护士相继感染后,出现刀片嗓、肌肉酸痛、高烧不退、身体乏力,眼看着医护人员一个个生病倒下,但团队中的每个人都竭尽全力,坚守岗位。“李岩,你脸好红,你发烧了吧,赶快回家休息”,护士长关切地询问,但李岩却说“没事,我能坚持,老师你放心吧,今天的工作肯定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李丽:“我刚吃了散利痛,出点汗好多了,我能坚持!”阮芳:“老师,明天我休息,没人的话我来加班!”王岳:“我没什么症状,就是咳嗽,我可以多上!”“吕珊,你还烧吗?明天需要休息吗?”“我低烧了,不用休息,我可以。现在这么多危重病人,先治病救人吧。”……一个个笃定的声音,一句句感人的话语,萦绕在耳边,让人泪目,甚至好多护士老师带病坚持工作,即使发烧也不说,怕的是自己倒下会拖累别的同志和整个团队。杨筱低烧持续几天却一天不落的坚守在岗位上,一句“我能行”只为心中那份责任;李成龙感染后带病坚持上完夜班,只为确保患者能第一时间得到救治,保证时时刻刻都有人在岗;王珊珊和田丹放弃正在休的育儿假,义无反顾回到工作岗位,只为多一个人帮大家分担压力;吴焕龙感染后仍默默坚守岗位,只为一句“患者需要我们”。杨艳文在加班好几个小时准备回家时,突遇患者病情恶化,立即又换上护士服参与到患者的抢救,抢救结束时已经很晚了,她干脆在医院找个地方休息,转天继续工作。
同志们互相关心,都让彼此多休息一会儿,她们家中的老人和孩子也在经历病痛,但她们舍小家,顾大家,加班加点,忘我工作,毫无怨言,忘记吃饭喝水,忘记喝自己的药,护士长更是哪里缺人顶到哪里,白班连夜班、再连夜班……,因为在她们心中患者是最需要她们的人,这种默默的付出和钢铁般的意志诠释了心血管科护理团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随着合并病毒性肺炎患者的增加,护理在病情观察上更加细致,血氧饱和度监测、吸氧后患者憋气是否有所改善,这是护士穿梭在病房中不时的询问与观察,高流量氧疗、无创辅助通气、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抢救、吸痰、静脉给药急剧增多,护理人员临危不乱,时刻注重三查八对,压力性损伤、跌倒、非计划拔管高危患者也成为了关注重点。为响应卫健委要求实施清醒患者俯卧位通气,在高强度工作的同时利用手机向患者播放视频、一起协助患者翻身垫软枕叩背。看到血氧饱和度逐渐上升,看到患者通气改善后的笑脸,听到患者的反馈和感谢,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在看得见的地方,心血管科护理人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在看不见的地方,心血管科护理人披星戴月、默默奉献。抗疫路上有大家同行,昼夜鏖战有大家的付出,相信在大家的全力以赴与共同守护中,终将迎来这座城市的欢声笑语与春暖花开!
心血管科供稿
2023.1.18
|